阅读历史 |

第 27 章(2 / 2)

加入书签

古人连忙记下“元”这个单位,又在心里默默换算,而后震惊:“兔子那时候的粮食,怎么会那么便宜?!”

“你忘了她之前说过,他们亩产千斤!”有人依然记得。

听了这话,大家也觉得还算合理:毕竟那是亩产千斤!

因为冗官财政问题的范仲淹继续提问道:【那一个市长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呢?】

伍爱华挠头:“市长一年的收入有多少?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如果是普通公务员的话,我有学长学姐和同学在政府部门,还是能够知道大概的数据的,但是他们可没人当上市长啊~”

“不过阳光工资之后,有公布过他们的基础工资有一万,那么加上规范的津补贴和绩效,一年再怎么也得有个二三十万元吧?”伍爱华猜测道:“当然这个地区性差异也很大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中部东北没办法比的。”

“地区性差异?”范仲淹默默琢磨。

但是换算一下,一个市长相当于一个中央部门的中层干部,应该差不多是五品官的级别了,一年二三十万收入,大概就是一年一两百两,这收入不算少,但是福利显然没有宋朝的高?

这些钱,兔子那里的长官过的是什么日子?

“看来这兔子这里也分富得流油和穷的要死的地方。”有古代官员感慨道。

伍爱华看到弹幕在问这些问题,不由说道:“大家是对古代官职制度好奇吗?我原本也想要简略说一下,因为官当总要让大家知道有哪些官啊!要不我们今天就简单说说,以后有机会说的详细点?”

“我们就还是以北魏为例,”伍爱华举例道:“北魏的官职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中央主要是三师、二大、三公和三省,分别是太师、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在地方上,北魏实行的是三主官的制度,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地方的主官互相监督,”伍爱华说着:“这个时期,是三公九卿制度向三省六部制度过渡的时期,但是主流官职还是和秦汉一脉相承。”

“至于我们熟悉的知府知州知县,这都是封建王朝后期的职位了,在那个时候,地方官员是太守这一类的官职。”伍爱华说着还吟诗一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年老的苏辙忽然一笑:这兔子是真的爱哥哥啊!

哥哥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会和他团聚?

伍爱华在这

() 方面倒是没有扩展太多,因为除了罗列之外,也没有特别好地讲述的办法,而罗列地太详细会容易枯燥,等以后收集古代官职的趣味小故事结合着说,才能留得住观众。

这么想着,伍爱华回归了上一个主题。

“我们说起官当制度,目前普遍认为是晋朝开始将其写入律法,但是这里我要指出,在晋朝之前,爵位就已经可以用来抵罪了,最起码秦朝是可以用二十等爵抵罪的。”

“但是在之后,官当制度的发展可能是因为很多有官职的人并没有爵位,为了能够扩大这个制度的受用范围,所以晋朝律法进行了专门的规定。”

“说起来,我刚刚举例举得好像并不准确,因为皇家的事情,也不能直接用官当,而是应该用八议制度。”

“官当只是保护当官,但是八议就有议亲这一议,而曹魏时期的《新律》就已经规定了八议。”

“大家想想也应该不意外,人家有爵位的和有官职的都能够用自己的爵位和官职抵罪,那皇亲国戚难道就没有优待吗?公主的孩子如果没有封爵没有当官,皇帝舅舅或者皇帝外祖父就看着他坐牢?”

“说句不好听的,官员也不过是皇帝的奴才而已,皇亲国戚可是皇帝的亲戚啊!”

“这种情况下,皇亲国戚的犯法成本直线降低,所以明朝等朝代才出现了那么多不做人的亲王!毕竟就算你杀人犯法,你爹你哥你远房亲戚的皇帝兄弟都给你减免罪行,那干什么要那么在意啊?只要不造反,也没有特别穷凶极恶的行为触犯皇帝和文武百官道德认知底线,这辈子还不是想干啥干啥?”

“你想干的多了,也别怪人家风从龙,云从虎,只为苍生不为主了!”(注)

“咔!”朱元璋直接掰断了座椅扶手。!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