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都是好朋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买下东宝大厦5层楼要掏的钱有了方向, 陈老板自然就更加敢想后面的经营细节。

    比方说,曾老师不是在给搭建网站吗。把她的婚庆王国内容也加进去,设置出专门的板块来。将各家店的库存全部罗列上去,什么价位什么样子都标的清清楚楚。什么时候打折什么时候上新也写的明明白白。

    这样客人不用来现场, 光坐在家里头点着鼠标看, 心里就能大致罗列出一本账。到时候人家照着账本清单采购, 还能节约彼此时间,提高效率。

    可惜,现在没有直播,也没有网银。不然的话, 卖场就可以根据客人下的单直接配送上门, 正儿八经地服务到家呢。

    不过如果真有这些的话,那也轮不到她想了。聪明人多了去,看人家大酒店都能放软身段, 主动跟婚庆礼仪公司谈合作, 就是因为知道挣钱啊。

    陈凤霞看着手上方主任提供给她的婚礼开支清单。光是气球拱门就要价100。

    其实她当初给江海市工会办集体婚礼的时候就过了账。几十个彩色气球的成本不过二十来块。还有桌花,客桌标价100块, 主桌的花就能达到200块。实际上呢,这在花店买,配上玻璃瓶装好,也就是50块钱的成本。

    其他七七八八的费用情况也大致如此。不管价钱的高和低, 最后加在一起,利润起码能够达到五成。

    这还是因为规格不高,规格高的, 利润达到100%都有希望。

    陈凤霞捂脸, 呲牙咧嘴。难怪这个时代的人对房子没多少兴趣呢。原来是因为挣钱的项目更多。

    就说买豪车吧, 人家租出去当婚车, 一天几百块钱的进账。同样的价钱买了房,你能够每天租金达到这个数吗?显然不可能。所以,就眼下而言,人家买车的产出投入比显然更高啊。

    陈老板越琢磨越觉得有意思。后人总觉得前人太蠢,没有眼光。可身处其中,谁又可以不按照自己看到的东西作出判断呢?

    她一边笑一边摇头,晃晃悠悠地往前走。今儿的太阳可真好,晒在人身上暖洋洋金灿灿,不管是洋人的新年还是国人的新年,总之都是好日子。

    既然这边有余佳怡跟方主任坐镇,那她也不必非留下不可,她要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婚庆王国该如何搭建。

    陈凤霞走了没几步远,就听见高桂芳喊她:“姐姐,你吃饭没有?一块儿过来吃点。有萝卜排骨汤。”

    陈凤霞有些惊讶。

    一方面是因为以前高桂芳可不会主动留她吃饭。即便留下,那做饭的人也是她。

    现在对方吃的是盒饭,就更加没必要喊她了。

    另一方面就是,高桂芳怎么还在这里?昨天陈文彬带着两个孩子离开的时候,高桂芳还坚守现场。听说她一宿都没合眼,始终看着摊子。

    梦巴黎的员工都说这位高老板看着娇生惯养的样子,做起事来居然能扛得很。忙得不歇火也一声不吭。

    现在再细瞧,就能够从她脸上瞧出疲惫。虽然补了妆,可眼周的青黑却遮不住。因为没休息,粉也浮在脸上,妆容瞧着还有些脏。

    陈凤霞不由得在心中好笑。看样子的确不一样了,现在她竟然也能点评别人的妆容。

    陈老板感觉自己如此走神不太合适,有不厚道的嫌疑,就赶紧应话:“我吃过了,你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别把身体熬垮了。“

    高桂芳笑着摇头:“没事,上午我在车上睡过了。”

    陈凤霞暗自在心中咋舌。说个实在话,这点她是真佩服高桂芳。人家拿的起放得下,真要做买卖了就能吃苦。不谈什么三观,人家上辈子能过的滋润不是没道理。

    为着这份在业务能力上的认可,陈凤霞诚心实意地劝了句人:“那你也不能这么熬着。身体熬垮了什么都是他对他。”

    高桂芳笑了笑,感慨了句:“机会难得,像我这小打小闹的,以后哪有跟丽影合作的机会。”她目光落在陈凤霞脸上,表情多了几分真挚,“也就是姐姐你心善,肯拉拔我一把。”

    上辈子,陈凤霞没少吃高桂芳“推心置腹”的苦。现在人家要跟她掏心窝子,她也不敢接这茬。

    她赶紧笑着摆手:“是你自己的能耐。你不找上丽影,也没后面的事啊。”

    说实在的,她自己要不是话赶话跟冯丹妮谈到了点上,也根本想不着这茬。

    单在这件事上,比起主动出击的高桂芳,陈老板要承认自己落了下乘。

    高桂芳就苦笑:“我这也是被逼到没办法了,我……”

    她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王月荣老远就扯着嗓门喊:“陈敏佳妈妈,我们先逛购物中心写作文,晚上我再给你拍照啊。”

    陈凤霞扭过头,看到一队队欢天喜地的小学生,不由得惊讶。今天不是周末啊,这刚吃过中午饭多久点功夫,学校就放学了?

    她再瞧见马老师正维持纪律,才反应过来应该是学校活动。

    马老师看到陈凤霞,也点头打招呼,表情带着点儿无奈:“我让他们写《欢乐的节日》,结果他们就说没看到欢乐,得出来好好见识了才写得出来。”

    其实吧,就是坐不住,想出来看热闹。

    马老师嘴里虽然抱怨着,脸上眼里却全是笑,带着宠溺:“没办法,我们几个商量了下,干脆把他们都带出来逛逛。回头再写不好作文,我看他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孩子的生活圈子简单,主要集中在学校跟家庭。他们的见识也相对于地落在这两个框中。

    农小的学生基本来自于农民工家庭,父母为了一日三餐就奔波不停,哪有多少精力放在小孩的教育成长上。加上他们自己能见识到的世界都狭窄的很,就更别指望再带着孩子去开拓眼界了。

    家长有心无心都没这个力,那就只好学校多费心思了。多看多见识才是长知识。

    小孩子们还体会不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听到班主任抱怨,就偷偷躲在后面吐舌头做鬼脸。

    不怪他们啦,全是邹鹏跟陈志强。

    昨天平安夜,大家放学后到丽影购物中心来的没几个。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这是与他们无关的地方。除非有大人专门带着,否则他们不会涉足。

    不像灯市口,那才是他们的地盘。

    结果今天邹鹏跟陈志强去学校,就各种吹嘘平安夜究竟有多热闹,丽影购物中心到底有多好玩。圣诞树下的驯鹿能自己动脑袋跟尾巴,圣诞老人一直在发糖果,还有的店门口,你可以拿巧克力吃呢。好高级的,含在嘴里化了跟牛奶一样滑的进口巧克力。

    这谁听了还坐得住?大家瞬间就被俘虏了,免费的巧克力啊!

    马老师板起脸,严肃地告诫学生:“不许都挤过去拿,人家是要卖东西的,你们都拿光了,其他客人吃什么?”

    老师一番叮咛,包括每个柜台前只能有3~4个学生试吃,不许追着圣诞老人要糖果等等,一定要想着自己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整个学校五年级学生的形象。

    陈凤霞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在学生的自尊心、体面和好奇心之间平衡好三者的关系,是件多不容易的事啊。

    其实换成一般城里小孩,老师还需要这样耳提面命,怕孩子丢脸吗?未必吧。

    昨晚追着圣诞老人要糖果的小孩也不少,成年人见了多半只觉得果然小孩要糖吃。

    说到底,老师大概也知道他们的学生跟城里孩子不一样,要格外注意体面吧。

    陈凤霞摇摇头,让自己不要太敏感想太多。

    小学生们显然领会不到大人们复杂而隐晦的心思,就连一向都是个小管家婆的郑明明的注意力也没放在班主任的叮嘱上。

    她跟吴若兰还有王月荣几个玩得好的小姑娘就趁着还在等其他班老师点齐人头的功夫,站在高桂芳的婚纱娃娃摊前,叽叽喳喳地说自己的想法。

    昨晚,陈敏佳妈妈给她们娃娃的时候,还让她们回家想想看对娃娃有什么想法,任何希望娃娃能做到的事,都可以说。

    王月荣本来已经觉得这个婚纱娃娃够完美了,这么漂亮。结果她睡觉的时候,梦到娃娃在跟她说话,所以她觉得娃娃应该能说话。

    陈志强凑在旁边听热闹,立刻怪笑:“那你怎么不说它要会唱歌啊?”

    女生们立刻扭过头不搭理他了。哼!她们听到了,陈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