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四回之晋景公的臣子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姬瑜的爱女嫁到郑国来已有五年,第一次产子,周天子难抑心中欢喜,派姬满携礼来郑国探望女儿。

    郑国君坚盛宴款待周大夫,在席上,忍不住向他打听起楚王为人来。

    姬满持杯思索了片刻,道:“人人都说边夷只知刀剑,不知仁义,反复无常,只能以鱼鳖畜之。但楚君其人,懂得恩威并济,敷施以德。楚国在他治下焕然一新,是必然的。若他能继齐桓公之志,也是天子之福,就恐怕……有人要头疼了。”

    郑坚听了他的评论,心里隐隐不安,他道:“天使未免太抬举那个蛮王。楚再厉害,也不过仗恃武勇,还能强过晋去?”

    姬满意味深长地一笑。

    郑坚更不安了,追问道:“寡人听说赵盾死后,晋国内政被几家把持,互不相让,赵朔已控制不住局面,可有此事?”

    姬满听提到“赵朔”,不由得想起十余年前成周城太庙前的那次宴会和那个美貌巫女的预言。赵盾与其堂弟赵穿,果然如预卜中所说,在晋灵公死后不到三年时间内,先后离世。

    他酒喝多了,话也松动起来:“赵家把控晋政非一日,即便失势,也没那么快。除非,是赵朔自己心中有鬼,故意放权。”

    郑坚竖起耳朵,凑近了一点姬满:“难道晋灵公桃园遇刺的传言……”

    姬满摇摇头,示意他别再问下去。

    郑坚沉默片刻,叹了口气,道:“无论如何,赵朔这么做不明智。”

    “可不是?他们本家还好,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赵括、赵同几个,分不着大块肉,总还有些边边角角。其他分支,似乎是很不好了。听说赵穿的儿子向现在晋君面前红人,叫什么来着?”

    “荀林父?”

    “对,向荀林父讨要个卿位,都被回绝了。要在以前,赵家子弟,又是立过军功的,要什么不能够呢?”x https:/m.x/

    姬满很快醉了过去。

    郑坚让人好生抬走天使,他自己坐着又喝了几杯酒。他今日询问姬满楚、晋两国事情,是要听他贬楚褒晋的,想不到完全相反。他心中很是不快,但又一想:晋国即使今非昔比,也远不是一个蛮国能抗衡的。他怕什么呢?他扣押的不过是区区一个商人媳妇,而且是晋君让人捎信,嘱托他千万将人留下,万一楚王发兵,晋人还能不管他吗?那两大国相争,他只旁观便是。

    正想到这里,大夫皇戍走了进来,向他报告:楚王亲自领兵打过来了。

    ——————

    良久,才从遮得密不透风的青帘后面伸出一只手。手指纤长苍白,指甲削尖,涂着血红的凤仙花汁,食指和中指间夹了枚薄薄的木片。

    在帘外等了半天的人忙膝行过去,双手作碗状,举过头顶,接了木片。那人迅速看了眼木片上的刻字:“利北不利南”。他道谢一声,笑着告辞退出。

    这人刚走没多久,帘中一个有些苍老的女人声音道:“济髦,济髦!”一个又黑又瘦的年轻男孩跑到青帘前:“师父,济髦在呢。”

    帘中纤手又递出一枚同样的木片,道:“你去趟相国府,把木片直接交给赵相本人。”

    济髦接了木片离开宅子,出门左转,没几步路便是赵相国府。

    赵朔和他两位叔叔赵同、赵括,还有他堂弟赵旃等均在大堂议事。济髦将手中木片交给赵朔后,便离开。

    赵朔看了眼木片,微微凝思。

    赵旃忍不住道:“这木片——是胡荑预卜了什么吗?”

    赵朔看了赵旃一眼,似有些不高兴,但谁也没发现。他念着木片上的刻字:“利南不利北。”

    赵家另外三个互相看看,均一头雾水。赵旃道:“什么意思?”

    赵朔一时没说话。站在他身后的韩貊道:“相国上次去求占晋楚两国战事结果,这是胡先生给出的卜言。晋在北,楚在南,‘利南不利北’,看来我们这次从楚人手上讨不了好去。”

    赵旃跳起:“晋楚两国战事?莫非主君决定出兵援郑了?那敢情好!”

    赵同道:“可这卜言,说我们会败给楚人。那明日上朝,主君谈起出兵之事,我们要不要反对?”

    赵朔正想这事,他道:“胡先生不是只给我们占卜,士会也让她占卜了同样的题目。我猜,她给士会的答案,与给我们的不同。”

    赵旃咬牙道:“这班玩弄巫术的小人,就不该信任!”

    赵同、赵括一齐瞪他,他丝毫不觉。赵朔不理他,自顾自续道:“士会一定会把占卜结果告诉荀林父。主君本有意要荀林父立场大功,往后好名正言顺委以重任。荀林父得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