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问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崇祯赌气道:“你说!”

    “陛下!”杨齐捋了捋头绪说道:“请问袁崇焕去镇守辽东,是谁派去的?”

    “放肆!”王承恩呵斥道:“胆敢质问皇上?”

    “是陛下您!”杨齐看了王承恩一眼说道:“是谁赐给他的尚方宝剑?”

    “大胆!”王承恩再次呵道:“你敢议论皇上的过错?”

    “大伴,上差!”杨齐直视王承恩说道:“皇上亦是人,即便是圣人,亦有过错,然圣人可以直面对错,纠正自己的失误,而不是无视!”

    “让他说!”崇祯有些赌气的说道。

    “皇上!是问如果大臣们都是奉了皇帝陛下的圣旨,前去办差,办好了,有功,办不好,杀头?是何解?”

    “人的能力有限。”杨齐说道:“在能力范围之内办差,结果自然很理想,在能力范围之外办差,结果自然差强人意,但你能说他不用心办差吗?何况袁崇焕镇守辽东期间,是有功的!”

    “陛下!”杨齐说道:“这是臣下的肺腑之言,如果大臣们为陛下办差,都担心办错差事,而不去办差,或者随意应付了事,这是陛下希望的结果吗?”

    “这不就成了,懒政?赖政了吗?”杨齐说道:“如果袁崇焕的案子办成了铁案!那么就会成为朝堂之上的风向标。”

    “何为风向标?”崇祯问道。

    “就是榜样!”杨齐说道:“那么,谁还会为陛下效死命?人人都阿谀奉承,陛下是要这样的臣工吗?”

    “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杨齐说道:“又从何说起?”

    “那我问你,他善杀毛文龙,是功?是过?”崇祯问道。

    “陛下!”杨齐想了想说道:“斩杀毛文龙,这里面的事,臣不清楚详细经过,这案子要审了才知道。”

    “大臣们上折子弹劾他通敌!资敌!纵敌!你怎么看?”崇祯说完命王承恩将桌案旁关于袁崇焕的折子递给杨齐查阅。

    “陛下,给蒙古各族卖粮食!”杨齐看完之后说道:“不能说是资敌,以微臣看来,天灾不只是我大明一家受难,蒙古各部一样,如果我们不卖粮食给它们,他们很有可能就会倒向后金,与我们为敌,这是分化敌人的一种手段,换作是我,也会这么操作。”

    “通敌一说纯属扯淡!”杨齐说道:“据微臣所知,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的死就是拜袁崇焕所赐,早在辽锦会战,努尔哈赤就被袁崇焕用火炮击伤,不久就传来死讯,如今皇太极即汗位,不思报仇,却跟杀父仇人勾结来往?不说这件事的真实性,单是被后金诸位贝勒知晓,也不能容皇太极!再说袁崇焕明知与敌人有杀父之仇的关系纯在,还与敌人眉来眼去?不是自取灭亡吗?”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x https:/m.x/

    “至于纵敌,更是可笑至极,通敌都不成立,何谈纵敌?”杨齐说的义正严辞,不容反驳,说的崇祯是哑口无言,细想之下也确实如此。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看你的样子,不单纯的只是一位武将?”崇祯沉思道:“对朝堂之事,也有见解?”

    “回陛下!”杨齐说道:“当今朝廷的症结在财政!”

    “哦?”崇祯奇道:“朕之登基以来,屡次与大臣们商议国事,众臣皆说症结在于吏治!贪污腐败,根本原因又在于土地兼并!至于财政?好像只是结果,并不是原因。”

    “陛下!”杨齐说道:“他们说的都没错。”

    “哦?”崇祯说道:“那你又说财政?何意?”

    “陛下。”杨齐说道:“纵观我大明一朝,税制都是不高的,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免税,可即便如此,我国太祖高皇帝时期,税收依然可以高达千万两之巨,奈何如今岁入不过几百万两?”

    “自开国以来,数百年和平时期,百姓理当人口繁衍不息,人口数量的增加,在税收方面是最可以体现出来的,税收也应该增长才对,为何税费却连年下跌?我国乃是农业大国,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士大夫们利用朝廷养士的免税漏洞,大肆收购吞并土地,肥己而损国!”杨齐说道:“这就是大臣们所说的,问题的症结在吏治,在贪污腐败!在税收,更在土地兼并!”

    “可问题也出在这里!”杨齐再次说道:“执政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