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急切需要身份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象乾回到武昌府。

    十八名盗匪暂时被关进大牢。

    与父亲王之垣的担忧一样,王象乾回来的路上已经想清楚了,抓到这些人并不能说明什么。

    倘若接下来的审讯毫无结果,那这次努力非但白费了,还打草惊蛇,后面的工作指定更难展开。

    所以审讯显得尤为重要。

    王象乾感觉自己这方面不擅长,便跑去请教他父亲王之垣。

    “爹,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审?”

    “如果遇到不怕死的,那怎么审都没用。”王之垣回道。

    “所以才来请教爹的嘛,爹什么样的江洋大盗都审过,有什么妙法可以教教我,不然还真怕白折腾一场。”

    “对付他们那些人,酷刑毒打肯定不行,他们根本不吃那一套。”

    “那用什么办法?”

    “依我看,不急着审,想方设法先查明他们的出身来历,确定都是不是孤家寡人一个,倘若是,那就不用审了,你肯定白折腾一场;如果不是,咱再慢慢想办法,或许才有希望。”

    “嗯,爹言之有理。”王象乾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道,“可即便是查他们的出身来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如果他们一个个死不开口怎么办?”

    王之垣喃喃地道:“无论怎么说,首先必须得找到他们的软肋所在。”

    ……

    朱翊镠很快收到王象乾的消息。

    王象乾回到武昌府后,第一时间八百里加急将这个消息送到京城。

    起初朱翊镠也很兴奋。

    可转念一想,很快想明白了,问题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抓到十八名盗匪,无非将他们绳之以法,可他们背后的人呢?将他们背后组织连根拔起才是关键。

    杀人容易,就像那一百四十八名号称流民的人,只需一句话就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可不解决根本。

    王象乾肯定也是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八百里加急向他请示。

    然而他也头疼,这个世界一没身份证,二没识别人脸、指纹的科技。

    假若被审讯的人就是不开口,要查他的出身来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非有人认识他。

    可认识他的人在哪里?有什么理由出面指正他?如此恐怖的组织,试问又有几人敢与他们明着作对?

    所以这都是问题。

    不过总算找到了一条有用的线,绝不能轻易放弃。

    朱翊镠想了又想。

    最后作出一个决定,当即给王象乾八百里加急送去了一封信。

    信的主要内容是将十八名盗匪一分为二,将其中一半继续留在武昌府,而将另一半秘密押解京城。

    至于王象乾请示的审问方式,朱翊镠的答复是:随便。

    言下之意是,可以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审讯方式。

    ……

    王象乾很快也收到朱翊镠的旨意。

    对此他颇为不解:为什么要将十八名盗匪一分为二?又要将一半留在武昌府而另一半偷偷押解京城?

    王之垣也百思不得其解,“莫非陛下想到什么好的审讯方法?”

    “如果是,为什么不告诉我们?”王象乾不以为然地道,“如果是,为什么不将所有盗匪都押解京师呢?”

    “陛下行事往往出人意表,实非我辈所能及,还是照他旨意去做,赶紧秘密送往京师九人吧。”

    比起儿子王象乾,王之垣自以为要更懂朱翊镠,毕竟朱翊镠在江陵时,与他交往过多次。

    而王象乾之前不过是兵部的一名六品主事,别说了解朱翊镠,平常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点王象乾自己也承认。

    既然猜不透朱翊镠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那也只能照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